仲康只不过是后羿控制的傀儡罢了,他的在位时间,有不同的说法,有的说七年,有的说十三年,有的说十八年。仲康死后,后羿又把仲康的儿子相推上王位,史称后相,也称为帝相。从后相时代开始,夏王国对外战争变得频繁。这可能有两个原因:其一,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人对朝政不满的注意力;其二,可能是蛮夷不愿意归服大夏政权,崇尚武力的后羿决定给他们一个教训。
后相即位后,连续发动多场战争,讨伐淮夷、畎夷、风夷、黄夷。事实证明后羿控制下的夏王国在武力上仍然维持着一等的水平。到了后相七年,周围的蛮夷都前来朝见天子,夏王国又一次取得了对蛮夷的控制权。
此时的后羿实是登上了人生的巅峰,夏国王后相只是他手中的木偶,反对他的贵族被镇压了,四边的蛮夷也归顺了,他才是夏王国的真正统治者。
有一种说法,称后羿最终把帝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。
魏晋人皇甫谧在《帝王世纪》中这样说:“太康已来,夏政陵迟。为羿所逼,乃徙商丘,依同姓斟灌、斟寻氏,羿遂袭帝号,为羿帝。”就是说,夏王后相在后羿的逼迫之下,把国都迁往商丘(应为帝丘),这时后相基本上失去权力,只是在两个同姓诸侯(斟灌、斟寻)的庇护之下,才得以苟延残喘。后羿不一定废除了后相的王位,他自己没有使用“王”这个尊号,而是沿用“五帝”以来“帝”的尊号,自称为“羿帝”。
后羿为什么不杀掉后相呢?显然他认为毫无必要。从太康以来,王室的权力一落千丈,几个夏王都是庸碌之辈,既没有远大的理想,也缺乏做大事的能力,不足道也。后羿不想落得个“弑君者”的骂名,作为一介武夫,只要自己利箭在手,有谁敢挑战他的权威呢?
此刻的后羿,头顶荣誉的光环,手握生杀之权柄,虎视九州,谁能与之相争呢?于是他又拿起手中的强弓,驰骋于田野,尽情地享受狩猎的快感。
可是谁能想到,螳螂捕蝉,黄雀在后,一只毒手正伸向伟大的后羿,一张巨大的罗网正在张开,一场惊天的阴谋正悄然酝酿着。
山雨欲来风满楼,可是后羿居然一点也没察觉到。
一个阴谋家出现了,此人名叫寒浞(zhuó)。
十二 窃国者(下):寒浞
《左传》中对寒浞有颇为详尽的记载,我们来看一下。
寒浞原本是伯明氏部落的子弟,他心术不正,喜欢挑拨是非。伯明氏部落的首领后寒还算头脑清醒,觉得这个人是个祸害,便把他驱逐出境。寒浞被赶出家园后,心有不甘,决定前去投靠实力最强大的后羿。凭着一张能言善辩的嘴巴,他很快便得到了后羿的信任。
后羿控制国家后,并没有打算改革腐败的政治,而是与太康一样,热衷于狩猎。当时后羿有几个耿直的大臣,如武罗、伯困、熊髡(kūn)、尨(páng)圉(yǔ)等,时不时进谏。然而忠言逆耳,这位神射手大怒之下,把这几位大臣统统免职。八面玲珑的寒浞抓住这个机会,投后羿所爱,拍他的马屁,大获后羿的青睐,终于登上相位,成为一人之下、万人之上的权臣。
寒浞并不满足于此,他有更大的野心。